■探索前线
地球“发烧”了,我们怎么办?脑机接口如何改变未来?“南橘北枳”,晏子说对了吗……打开“春分工程”的科普报告项目清单,科普套餐包含400余个题目,琳琅满目。上至天文地理,下到生活百科,新奇有趣的科学大门豁然洞开。
400余名研究生科普志愿者,2000余场报告,线下服务北京8个区的33所中小学,远程服务4个省份的14所中小学……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的成绩单。
设立科普工作专岗、实施研究生科普学分制、将科普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七大工程”。一所研究型大学为何对科普工作如此“较真”?这背后,是一场科普与科研的双向奔赴。
找准科普教育的中坚力量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学校是一所位于京郊的乡村学校。每周三,孩子们都会盼望着国科大志愿者带来的科技盛宴。
“虽然要连续去九渡河学校的两个校址讲课,往返路程4个多小时,但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们每个人都会备受鼓舞。”王思颖是国科大光电学院2022级研究生,每周她都会和同学跨越山水,把流动的科普课堂搬到村小。
科普是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工作。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了10%,跨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但科学教育资源不充分和不平衡的短板依旧突出。
“中小学对科学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以现有的科学家群体从事科普工作难以满足基础教育领域的所有需求。”在国科大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看来,科学家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均,是科普工作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最大难题。以全国科学资源最集中的北京为例,全市有800余所小学、600余所中学,而每年能为中小学开展5场以上科普报告的科学家不到全市科学家总数的5%。换句话说,北京市长期开展科普活动的科学家不足500人。
“科普兼具科学和传播双重属性,杰出的科研工作者未必是优秀的故事讲述者,因此强制要求所有科学家都做科普的思路是不正确的。通过研究生群体开展科普实践来服务基础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思路。”吴宝俊说。
“高校是我国科学知识的主要生产方,理应承担起科学知识传播的责任。”在国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国强看来,将高校的教育科技力量组织起来将极大促进科学传播。
2018年,该校启动了“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取意春分时节万物复苏的公益计划,正是期待青少年的科学梦想,能像种子一样在科学光芒的照耀下,迸发出希望、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带着这样的愿景,5年来,该校师生累计开展科普报告、科技辅导、科普展演等公益实践6000余场次,且规模和影响仍在迅速扩大。
实现育人与育己同频共振
“双孢菇为什么叫双孢菇呢?因为它的担子一次可以着生两个担孢子小宝宝。”张磊是国科大现代农业科学学院的研究生,繁忙的科研之余,坚持科普已经成为他每周的必修课。
蘑菇,是张磊科普报告的主题,也是他的研究方向。刚开始研究蘑菇时,他对前途特别迷茫。是科普,尤其是小朋友们对于蘑菇的喜爱,激励了他的科研求索之路。
“讲台让我找到了更多的专业自信。”说这话时,张磊的眼里熠熠有光。
2017年12月,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在我院研究生教育中实施科普学分制的通知》。根据该通知,中科院下属高校在全国率先启动研究生科普学分制,尝试把科学传播的公益行动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系统化组织学生参与科普工作。
“这是中科院作为科研和科普‘国家队’的使命。”杨国强介绍,国科大有6万名研究生,几乎涵盖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通过科普学分制引导磅礴的青春力量参与科学传播,能够低成本、大规模、可持续地推动科普工作实现大跨越。
科普实践的一大功能,是可以解决基础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工作普遍面临的难题——树立学生的学科自信。
谈到研究生科普学分制,吴宝俊道出了自己的“小心思”。公众对基础学科的认识长期存在误区,经常用“冷门专业”“天坑专业”等词汇形容基础学科。公众舆论的偏差导致大量有天赋的年轻人在选专业时放弃特长和爱好,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而选择了基础学科的年轻人,也有一部分心猿意马,对自己所选择的学科专业以及自己在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没有信心。如何改变这种负面认知,让这些缺乏自信的研究生意识到自己专业的真正价值?
“科普恰是一场育人和育己的同频共振。”吴宝俊认为,40分钟的科普课堂既创造了研究生与中小学生深度交流的空间,也营造了研究生与自身学科深度对话的场景。志愿者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中小学生,而中小学生的积极反馈则无形中塑造了研究生的学科自信。这是大学课堂知识传授和实验室科学训练难以实现的奇特之处。
“科普的利他性,让我们收获了一整串教育‘葡萄’。”多年参与学校科普工作的组织实施,杨国强对于科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广泛开展科普实践,不仅可以让研究生群体成批量、大规模地服务中小学科学教育,而且可以帮助研究生们提升表达能力,积累与公众交流的经验。
“将来,这一代研究生成长为科学家时,会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成为懂得如何正确跟公众交流的科学家。”杨国强坚定地说。
打造优质科普的金字招牌
“物理定律告诉你,天下有情人终将分手”“如何用公式挑选西瓜”……这些都是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的推文。充满创意的科普文章几乎每篇都点击量过万,使得该号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很难想象,这些文章的创作者是一群年轻的国科大研究生。外人印象中以严肃枯燥著称的理工科学生成为“网红”中的一股清流,这与中科院、国科大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2018年,国科大发布“春分工程”科普品牌;2019年,学校提出构建科学传播工作“大宣传”体系;2020年,国科大将科普工作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七大工程”;2021年学校又将“春分工程”列入学校“十四五”规划文化建设专项规划……科普一次次上升到发展战略高度,体现了学校力扛科学知识传播的社会担当。
从政策到资源,再到人才……争相科普的氛围和生态加速形成,也催生了越来越大的传播合力。近年来,该校与中小学、媒体、公众平台跨界合作,共建传播矩阵,创作优质科普内容,掀起一阵阵科普热潮。
2018年,由国科大师生共同组成的“春分工程”科普团队,深度参与央视大型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的创作,并使其成为首档登陆法国“戛纳电视节”的中国科普节目。2022年,该节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奖)一等奖。
“都说做科普要靠情怀,但国科大做科普上瘾。”和吴宝俊描述的一样,从线上到线下,从学校到个人,优质科普教育正从国科大出发,如蒲公英般飘进千万个孩子的科学梦想里,飘进未来科学家们的心里。(特约通讯员 张运 本报记者 张滢)
上一篇:河南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