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复习,主要着眼于体系的厘清,这对于背诵和应用都是比较重要的。
马克主义的发展有其历史的逻辑,如果能对这个历史加以熟悉,同时对这个过程加以逻辑的抽象,就会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复习事半功倍。
“如何对已经创立的理论成果进行体系化的建构,其难度不亚于创立新的思想。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梳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通过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撰写与发表《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一系列著作,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首次完整建构。恩格斯通过系统地梳理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抽离出来,使之成为判定形形色色的哲学观乃至各种学科之损益的标准。”
马克思按照历史的顺序率先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1846《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些关于社会运动基本规律的总结和对于阶级斗争的结论为他在1848《共产党宣言》中对无产阶级的性质、使命的清醒认识产生了巨大作用。这是马克思的第一个历史贡献。
“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的历史贡献时候,并未拘泥于马克思在社会领域所得出的结论,而是在回答一个马克思主义何以成立的更高维度的问题,在具体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时,首先,明确提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思维和意识皆为人脑的产物。将物质的概念及客观存在性,从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的总和中抽象出来,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把物质仅仅理解为笼统的自然或某种具体存在的弊端。其次,详尽考察了物质和运动、时空等的相互关系。就物质的存在方式及基本属性这个一般意义而言,运动囊括了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思维的变化和过程。”
这些无疑是系统总结了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而这些规律的发现,使哲学的研究摆脱了人文主义的色彩,获得了真正媲美科学的含义,具有了自然科学的魅力,“自然界中的运动可以划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只有相对于各种特定的运动形式来说,静止与平衡才是有意义的。同样,时间和空间作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关系。除此之外,恩格斯还进一步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永续发展等。”
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又一部重要著作,1867《资本论(第一卷)》剩余价值的出现,又达实现了一个根本的进步。完成了根本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恩格斯1878《反对林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体系。
总结马克思主义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最难的就是1888《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辩唯和历唯基本原理) 阐释“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但是这正是逻辑上最重要的一步,恰恰就是最难的部分。
综观恩格斯对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和存在论的解释,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即辩证法。基于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的批判改造,恩格斯详尽论述了辩证法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自然界、社会历史、人类思维等领域的普遍意义,以及各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丰富了辩证法的体系。
“根据立足于经验基础之上的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扬弃了判断作为思维形式自身的发展的同一性,使之区别为普遍判断、特殊判断、个别判断;突破了推理所局限的归纳和演绎等基本形式,将其归结为由各种形式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的一个整体;揭示了辩证法规律之为历史发展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规律,凝练出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考察了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个别和一般、同一和差异、原因和结果等基本范畴,概括了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这些观点既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囿于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的缺陷,又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缺乏对事物发展真正动力认识的弊端。”
恩格斯最后,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重新建构,揭示各种历史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恩格斯按照历史逻辑的顺序经历了马克思主义,由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问题的发展。但是却从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顺序,由重要性,第一问题,根本问题到第二问题的顺序,重新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成为一个倒置了历史时间顺序的逻辑顺序。综上所述,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功绩,使其“第二小提琴手”的自我认同实至名归。
学习马原理时候要结合著作历史顺序,和体系的逻辑关系,灵活学习,切不可只遵循一种逻辑走向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