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干货】中医诊断学易混点总结

新文道 2023-06-30 16:46:51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中诊 望诊

五色主病:

1.青色—肝一【主病】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1)面色淡青或青黑

①寒盛②痛剧。

(2)突见面青灰,唇青紫

③心阳暴脱。④心血瘀阻(真心痛)

(3)久病面唇青紫

⑤心气及心阳虚。⑥肺气闭塞。

(4)面色青黄(苍黄)⑦肝郁脾虚(胁下瘤积作痛)。

(5)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⑧惊风。

(6)妇女面青一肝强脾弱(月经不调)。


2.赤色—心—【主病】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①实热证。

(2)午后两颧发红②阴虚证。

(3)【久病重病面红如妆】③戴阳证。


3.黄色一脾—【主病】脾虚、湿证。

(1)面色萎黄(淡黄无华)①脾胃气虚。②气血不足。

(2)面色黄胖(面黄虚浮)③脾虚湿蕴。

(3)面色黄疸(面目一身俱黄阳黄一色黄鲜明如橘皮色一④湿热证。阴黄一色黄晦暗如烟熏色一⑤寒湿证。

(4)面色淡黄而垢—湿证。


4.白色一肺一【主病】虚证(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

(1)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①血虚证。②失血。

(2)面色【縨白】③阳虚证。

(3)面色縨白虚浮④阳虚水泛。

(4)面色【苍白】⑤亡阳证。⑥气血暴脱。⑦阴寒内盛。


5.黑色—肾一【主病】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1)面黑暗淡①肾阳虚证。

(2)面黑干焦②肾阴虚证。

(3)面色龚黑兼肌肤甲错③血瘀日久。

(4)眼眶周围发黑④肾虚水饮。⑤寒湿带下。⑥睡眠不足。


"五轮学说"∶源自《灵枢·大惑论》

①瞳仁一肾—水轮。

②黑睛—肝—风轮。

③两眦血络—心—血轮。

④白睛一肺—气轮。

⑤眼睑—脾—肉轮。


望诊-望目

望目:

1.目神

①目有神一健康;虽病而精气未虚,易治。

②目无神—精气亏虚,病重难治。


2.目色

①目赤肿痛—实热证。

a白睛发红一肺火、外感风热。

b 两眦赤痛一心火上炎。

c睑缘赤烂—脾有湿热。

d 全目赤肿—肝经风热上攻。

②白睛发黄一黄疸(湿热、寒湿)。

③目眦淡白一血虚、失血。

④目眶周围色黑一肾虚水泛、寒湿下注。

⑤目生翳—邪毒侵袭、肝胆实火、湿热熏蒸、阴虚火旺、眼外伤、某些全身疾病、小儿疳积。


3.目形

①目胞浮肿—水肿;健康人低枕睡觉所致→不属病态。

②眼窝凹陷一吐泻伤津、气血虚衰;久病重病见之→阴阳竭绝之候。

③眼球突出

a兼喘咳气短—①肺胀(痰浊阻肺,肺气不宣)。

B兼颈前肿块,急躁易怒—②瘿瘤(肝郁化火,痰气壅结)。

④胞睑红肿—-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

a 针眼—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不甚。

b 眼丹—胞睑漫肿,红肿较重。


4.目态

(1)瞳孔缩小

①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某些西药导致的药物性瞳孔缩小。

②眼部疾病—瞳神紧小。

(2)瞳孔散大

①五风内障(绿风内障、青风内障等)、青盲、杏仁中毒、药物性瞳孔散大。

②危急症病人瞳孔完全散大一濒临死亡(例∶肾精耗竭)。

(3)目睛凝视∶

a 肝风内动。

b 脏腑精衰。

c痰热内闭。

(4)昏睡露睛

①脾胃虚衰、吐泻伤津,多见于小儿。

②某些神识昏迷病人见之一神明失主,危重。

(5)胞睑下垂(睑废)

①双睑下垂一先天不足,脾肾亏虚。

②单睑下垂一脾气虚衰,或外伤。


舌色

1.淡红舌∶气血调和—正常人、病轻。


2.淡白舌∶①气血两虚。②阳虚。

(1)淡白光莹,舌体瘦薄—气血两虚。

(2)枯白舌—脱血夺气。

(3)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水湿内停。


3.红舌—①实热。②阴虚。

(1)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一外感风热表证初起。

(2)舌体不小,色鲜红一实热证。

(3)舌尖红一心火上炎。

(4)舌两边红一肝经有热。

(5)舌体小,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一虚热证。


4.绛舌—①里热亢盛。②阴虚火旺。

(1)舌绛有苔—①温热病热入营血。②脏腑内热炽盛。

(2)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一①久病阴虚火旺。②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3)舌绛少苔而润—血瘀。


5.青紫舌一血气瘀滞—①热极。②寒极。③血瘀。④酒毒。

(1)全舌青紫一全身性气血瘀滞。

(2)斑点舌一舌有紫色斑点∶

①瘀血阻滞于某局部。

②局部血络损伤。

(3)淡红中泛现青紫∶

①肺气壅滞。

②肝郁血瘀。

③气虚血行缓慢。

④先天性心脏病。

⑤药物食物中毒。

(4)淡紫舌(由淡白舌转变)一舌淡紫而湿润。

①阴寒内盛,阳气被遏,血行凝滞。

②阳气虚衰,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

(5)紫红舌、绛紫舌(由红绛舌发展):

①舌紫红、绛紫而干枯少津。

②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舌形

舌形总论

舌形是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等方面的特征。


胖、瘦舌

(1)胖大舌∶

①舌淡胖大—a 脾肾阳虚。

②舌红胖大—b 脾胃湿热。c痰热内蕴。d 湿热酒毒。

③舌淡胖嫩,黄滑润苔—e 阳虚水湿化热。

(2)肿胀舌

①舌体肿胀红绛—a 心脾热盛。b 热毒上壅。

②舌局部血络郁闭,青紫肿胀一c先天性舌血管瘤。

(3)瘦薄舌∶

①舌体瘦薄而色淡一气血两虚。

②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一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点、刺舌∶

(1)颜色

①舌红而生芒刺—气分热盛。

②点刺色鲜红一血热内盛、阴虚火旺。

③点刺色绛紫一热入营血而气血壅滞。

(2)部位

①舌尖生点刺一心火亢盛。

②舌边有点刺—肝胆火盛。

③舌中生点刺一胃肠热盛。


裂纹舌∶

(1)舌红绛而有裂纹①邪热炽盛。②阴液亏虚。

(2)舌淡白而有裂纹③血虚不润。

(3)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兼见裂纹④脾虚湿浸。

(4)生来就有,裂纹中有苔覆盖⑤先天性舌裂。


齿痕舌

(1)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①寒湿壅盛。②阳虚水湿内停。

(2)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①脾虚。②气虚。

(3)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一湿热痰浊壅滞。

(4)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痕。

①先天性齿痕舌。②病中见之提示病轻。③多见于小儿、气血不足


舌态

痿软舌

(1)舌痿软而淡白无华—气血俱虚。

(2)舌痿软而红绛少苔或无苔

①外感病后期,热盛伤阴。

②内伤杂病,阴虚火旺。

(3)舌红干而渐痿者—肝肾阴亏,舌肌筋脉失养。


强硬舌

(1)舌强硬而色红绛少津—邪热炽盛。

(2)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一风痰阻络。

(3)舌强语言謇涩,肢麻、眩晕一中风先兆。


歪斜舌

(1)中风、喑痒,或中风先兆—肝风内动,

(2)夹痰夹瘀,痰瘀阻滞一侧经经络。


颤动舌

(1)久病舌淡白而颤动一血虚动风。

(2)新病舌绛而颤动—热极生风。

(3)舌红少津而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4)舌紫红肿胀而颤动—酒毒内蕴。


吐弄舌

(1)吐舌一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①疫毒攻心。②正气已绝。

(2)弄舌一舌反复吐而即回,或舌舐口唇四周,掉动不宁

①热甚动风先兆。

②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短缩舌∶

(1)病情危重

①舌短缩,色淡白一气血俱虚。

②舌短缩,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

③舌短缩而胖,苔滑腻一痰浊内阻。

④舌短缩而红绛干燥—热盛伤津。

(2)先天性舌系带过短。


苔质

腐、腻苔一①痰浊。②食积。③脓腐苔主内痈。

(1)病中腐苔渐退,续生薄白新苔→正气胜邪,病邪消散。(2)腐苔脱落,不能续生新苔→病久胃气衰败,属无根苔。


腻苔

(1)舌苔薄腻 ,或腻而不板滞者①食积。②脾虚湿困。(2)舌苔白腻而滑①痰浊。②寒湿内阻。

(3)舌苔黏腻而厚,口中发甜一脾胃湿热。

(4)舌苔黄腻而厚

①痰热。②湿热。③暑湿。


腐苔

阳热有余,蒸腾胃中秽浊之邪上泛,聚积舌面∶

①食积胃肠。

②痰浊内蕴。


脓腐苔

①内痈。②邪毒内结—邪盛病重。


剥(落)苔

①胃气不足(不得上熏)。

②胃阴枯竭(不能上潮)。

③气血两虚。

④全身虚弱。


苔色

白苔一正常舌苔、表、寒、湿、热。

(1)苔薄白而润一正常舌象、表证初起、里证病轻、阳虚内寒。

(2)苔薄白而滑—外感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3)苔薄白而干—外感风热。

(4)苔白厚腻—湿浊内停、痰饮、食积。

(5)苔白厚而干一痰浊湿热内蕴(注意∶新世纪第二版为腻)。

(6)积粉苔—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一瘟疫、内痈(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

(7)苔白而燥裂,粗糙如砂石一燥热伤津,阴液亏损。


黄苔—热证、里证(或表、虚、寒证)

(1)舌尖苔黄—热在上焦。

(2)舌中苔黄一热在胃肠。

(3)舌根苔黄—热在下焦。

(4)舌边苔黄一肝胆有热。

(5)舌苔由白转黄,或呈黄白相兼一外感表证化热入里,表里相兼阶段。

(6)气营两燔—绛舌,黄白苔。

(7)薄黄苔一热势轻浅—风热表证、风寒化热入里。

(8)黄滑苔一苔淡黄而润滑多津

①阳虚寒湿之体,痰饮聚久化热。

②气血亏虚,复感湿热之邪。

(9)黄糙苔一苔黄而干燥,甚至苔干而硬,颗粒粗大,扪之糙手。

(10)黄瓣苔一苔黄而干涩,中有裂纹如花瓣状。

(11)焦黄苔一黄黑相兼,如烧焦的锅巴。

(12)黄腻苔一黄苔而质腻—湿热、痰热内蕴、食积化腐。


灰黑苔—阴寒内盛、里热炽盛

A 寒湿病—多由白苔转化而成→舌苔灰黑必湿润多津。

B热性病一多由黄苔转变而成→舌苔灰黑必干燥无津。

(1)舌边舌尖部呈白腻苔,而舌中舌根部出现灰黑苔,舌面湿润

①阳虚寒湿内盛。

②痰饮内停。

(2)舌边舌尖见黄腻苔,而舌中为灰黑苔—湿热内蕴,日久不化。

(3)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热极津枯之证。

(4)霉酱苔一苔黄黑∶

①胃肠素有湿浊宿食,积久化热,熏蒸秽浊上舌面。

②亦可见于湿热夹痰之病证。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的概念

概念:三焦辨证是指将外感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 上焦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概念:上焦病证就是指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所表现的证。上焦病证:分为风热犯肺证和逆传心包证。

辨证要点:邪犯肺卫,以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为主要表现;邪热壅肺,以但热不寒、咳喘、苔黄、脉数等为主要表现;逆传心包,以高热、神昏、肢厥、舌质红绛等为主要表现。


中焦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概念:指温热之邪侵犯中焦脾胃,从燥化或从湿化所表现的证。

中焦病证:分为从燥化(阳明燥热证)和从湿化(太阴湿热证)。

辨证要点:从燥化,以身热、腹满、便秘、苔黄燥、脉沉实等为主要表现;从湿化,以身热不扬、脘痞欲呕、头身困重、苔黃腻、脉濡数等为主要表现。


下焦病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概念:下焦病证是指温热之邪犯及下焦,以劫夺肝肾之阴为主所表现的证。

1.三焦病证自上而下的传变,是一般的规律。

(1)三焦病证多由上焦手太阴肺经开始,传入中焦,进而传入下焦,此为“顺传”,标志着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的病理进程。

(2)若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者,称为“逆传”,说明邪热炽盛,病情重笃。

2.临床有邪犯上焦,经治而愈,并不传变者;亦有上焦病证未罢而又见中焦病证者,或自上焦而径传下焦者;亦有中焦病证未除而又出现下焦病证者,或起病即见下焦病证者;还有两焦病证错综互见和病邪弥漫三焦者。


辨证诸法的关系

各种辨证方法,由于形成的时代与条件不同,因而在内容归纳、理论特点、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相互取代,又有各不全面,甚至存在着某些名同实异、相互矛盾的现象。所以,应全面把握各种辨证方法的内容与特点,并综合进行运用。

为了便于一目了然理解,现将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

辨证诸法的关系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本纲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可以从总体上分别反映证的部位、性质和类别。

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是八纲中辨表里病位的具体深化,即以辨别病变现阶段的病位(含层次)为纲,以辨病性为具体内容。其中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的重点是从“空间”位置上辨别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则主要是从“时间(层次)”上区分病情的不同阶段、层次。

辨病性则是八纲中寒热、虚实辨证的具体化,即以辨别病变现阶段的具体病理性质为主要目的,自然也不能脱离脏腑、经络等病位。其中六淫辨证等,主要是讨论邪气的侵袭停聚为病,与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的关系较为密切;气血、津液、阴阳虚损辨证等,主要是分析气血、津液、阴阳等正气失常所表现的变化,与脏腑辨证的关系尤为密切。


八纲辨证

表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1.概念

指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的初期阶段,正气抗邪于肤表浅层,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的轻浅证候。

2.临床表现

(1)证候: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

(2)舌脉:舌淡红,苔薄,脉浮。

3.因外邪有六淫、疫疠之异,故表证的证候表现可有差别,但一般以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脉浮,内部脏腑的症状不明显为共同特征。


表证的证候分析

1.证候分析

(1)外邪袭表,正邪相争,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温煦功能,故见恶寒发热。

(2)外邪束表,经气郁滞不畅,不通则痛,故有头身疼痛。

(3)肺主皮毛,鼻为肺窍,皮毛受邪,内应于肺,鼻咽不利,故喷嚏、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

(4)肺气失宣,故微有咳嗽、气喘。

(5)病邪在表,尚未入里,没有影响胃气的功能,舌象没有明显变化,故舌淡红、苔薄。

(6)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2.表证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里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1.概念

里证是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临床表现

里证的范围极为广泛,其表现多种多样,概而言之,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3.证候特征

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

4.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表里证鉴别要点:

①外感病中,发热恶寒同时并见者属表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者属里证;寒热往来者属半表半里证。

②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等为常见症状,内脏证候不明显:里证以内脏证候,如咳喘、心悸、腹痛、呕泻之类表现为主症,鼻塞、头身痛等非其常见症状:半表半里证则有胸胁苦满等特有表现。

③表证及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不明显,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


里证的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1.形成里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外邪袭表,表证不解,病邪传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气血,或脏腑气血功能素乱而出现种种证候。

2.病位

里证的病位虽然同属于“里”,但仍有浅深之别,一般病变在腑、在上、在气者,较为轻浅,病变在脏、在下、在血者,较为深重。


半表半里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1.概念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变既非完全在表,又未完全入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以寒热往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2.临床

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半表半里证的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通常称为少阳病证,是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表里同病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表现类型:

1.表里俱寒:主要表现为头痛、身痛、恶寒、肢冷、腹痛、吐泻、脉迟、舌淡苔白等。

2.表里俱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喘而汗岀、咽干引饮、烦躁谵语、便秘尿涩、舌质红、舌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数等。

3.表寒里热: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咳喘痰黄,舌红苔薄等。

4.表热里寒: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咽干、食少腹胀、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

5.表里俱实: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头痛,咽喉不适,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二便不畅,脉滑实有力。

6.表里俱虚: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鼻塞喷嚏,眩晕心悸,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脉虚浮。

7.表虚里实: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厚。

8.表实里虚: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痛、神疲乏力、纳少或吐、自利、舌淡苔薄,脉浮数等。


表里出入的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表现类型及机理分析:

(1)由表入里:指证候由表证转化为里证,即表证入里。表明病情由浅入深,病势发展。表证转化为里证,一般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阶段,由于机体未能抗邪向外,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等原因,邪气不从外解,以致向里传变,使病情加重。

(2)由里出表:指在里的病邪有向外透达所表现的证候。表明邪有出路,病情有向愈的趋势。由里出表是在里之邪毒有向外透达之机,表明邪有出路,病情有向愈的趋势。但这并不是里证转化成表证。因为它不是原有在里的证候消失,而又出现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的特征性证候。


免责声明: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不对事件的真实性负责,具体考研相关内容请以各院校的官网通知为准。如果本站文章侵犯到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400-008-6996)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中医考研干货】中医基础理论易混点、必备知识点汇总

下一篇:中医考研容易考的有哪些院校?推荐这5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