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同学在问,26考研人数会下降吗,从最近的数据来看,大概率还会继续下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至2025年10月23日,报考人数为11,800人,已连续四年下降,较上年同期减少914人,降幅约7%。
🏫深圳大学:截至10月23日,多个专业的报名人数与统考计划比例小于2,甚至小于1,表明报考热度不高。
🏫华侨大学:全日制报考人数为2,552人,较去年减少,且部分专业报考人数不足10人。
🏫西安财经大学:报考点人数减少479人,降幅超13%。
📢但也有同学问了,26考研会是考研大年吗?
🌟【考研大年】是指某一年考研报考人数显著增加、竞争激烈、分数线普遍上涨的情况,一般来说会与"小年"(报考人数减少、竞争缓和、分数线下降)交替出现。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减少50万,降幅达11.4%,比2023年峰值减少了86万人!
例如经济学降15分、文学/理学/管理学降14分、工学降13分,部分院校出现"报录比<1"现象,甚至有复试单科线低至30分的极端情况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招生学校919所(2024年875所),招生专业2568个(2024年2664个),新增1657个硕士点,工学、交叉学科扩招显著,部分院校出现"一志愿招不满"现象。
25年考研,往届生占比突破50%,26考研这一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因此让竞争变得更加激励
25考研公共课的难度有目共睹,命题越来越“反押题、反套路”,临时抱佛脚的效果可能没有过去那么好了。
从很多学校发布的公告中来看,2026年有更多高校加入统考大军,计算机、医学、教育学、历史学等专业初试科目调整为全国统考,统考意味着分数线可能会被拉高。
当然,考研大小年这种说法本身就有极强的主观性,毕竟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对考研的主观感受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想知道你的目标院校报考趋势?担心专业的调整影响备考方向?联系我们,会有专业的老师免费帮你梳理最新招生政策和竞争难度!帮你少走弯路!另外还有更多的【免费考研资料】+【保研咨询】欢迎领取!
下一篇:没有了